這幾天都在讀關於HF頻段的RFID標準(13.56MHz +/- 7KHz), 除了剛剛(5分鐘前)才讀完的一本RFID transceiver chip的data sheet (150幾頁), 我其實還有幾個protocol的標準得讀, 包括ISO-14443A/B, ISO-15693(+Mifare)還有I.CODE. 其中每個protocol隨便一個就一兩百頁. 又因為這個新產品的上市時間很嚴苛, 所以我都會覺得這樣子還在讀書是不是太浪費時間了? 都很手癢的很想趕快開始寫code. 但是我也很清楚我已經藉著寫Class1 Gen2的時候把系統架構寫好了, 不先讀一下書可能會把將來要加進去的ISO-18000-6和這一堆HF 標準給搞爛掉. 於是乎這些看似悠閒的練工其實已經變成了必要. 

在讀過一顆還沒上市的C1G2 transcevier data sheet和剛讀完的data sheet之後, 發現和他們的溝通方式是大致相同的. 基本上就是有不只一個level的控制方式. 除了高階的command level communication, 整個open的register table也可以讓開發者有很大的組合空間, 雖然說有時候太大了...(像C1G2那顆就有0x400個16bit的register, 一共16384 config bits要搞) 基本操作方式就是在開機後將這整個register table load 好, 其中的值可以預存在Flash/E2PROM/ROM等等. 之後使用者可以issue晶片所支援的command做高階操作, 或者在每次啟動transciver前再重新config他的參數. 阿... 好像說太多了. 這部分到這裡打住.

順便說一下HF RFID tag reader的近況好了. 相較於這幾年紅起來的UHF頻段RFID, HF 除了有大廠早已經開發了多代的整合晶片, 連應用市場也都漸趨穩定. 但是比較起UHF最不足的仍是讀取距離, 所以應用上被侷限在近距離傳輸, 譬如非觸碰式信用卡或者門禁管制等等. 而對於UHF這後起之秀, 買主們漸漸要求製造商提供UHF reader改善現在HF應用碰到的瓶頸. 然而現在其實亞洲市場還是普遍使用HF的產品, 加上UHF產品並不如預期那樣快速蓬勃發展(雖然將來一定會成為主流), 所以提供低價而穩定的HF tag存取仍然是有利可圖的領域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強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